第一篇:天龙八部读后感1000字
天龙八部读后感
《天龙八部》是金庸作品中极其出色的一部,着于1963年,前后三版,尤其在2014年,金老先生以80多岁的高龄又对其进行了大篇幅修改,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抛开修改的效果不说,金庸先生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很多人都疑惑这本小说为什么叫做《天龙八部》,和书中前言提到的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又有什么关系?看过各种说法,我觉得最合理的应当是想用这八种神灵来对应书中人物经受着的佛家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个人感觉其中对求不得的体现尤为突出:萧峰想要做汉人而求不得,虚竹想当和尚而求不得,段誉迷恋神仙姐姐而求不得,段延庆要做皇帝而求不得,慕容博要复国而求不得,萧远山要复仇而求不得……其实,现实中我们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实力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客观因素达不到……这些都是求不得的苦。然而话说回来,即使达到了自己的愿望又如何呢?山谷易满,人欲难平。第一个愿望实现了,第二个愿望便很快地生了出来,所以求不得的苦是我们无法避免的。
既然无法避免,那我们就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从容地去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得意。人生不能没有追求,但也不能被暂时的得不到而影响自己的幸福生活。人们面对求不得时,往往产生很多不适,比如为何别人得到的,我却得不到?于是嫉妒、仇恨、失落、怨尤……种种情绪纷纷而来,对别人、对自己都是极大的伤害。何不放下执着,笑看人生?徐志摩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对于难以得到的东西不刻意地去追求和奢求,反而有时能活出另一种精彩。试想一下,倘若萧峰苦苦追查带头大哥未果,索性带着阿朱到雁门关外打猎放牧,又怎会有“塞外牛羊空许约”的爱情悲剧呢?上天是公平的,他给你一样东西,就会让你失去一样东西;他让你失去一样东西,也会给你另外一样东西,甚至是几样东西。从书中还可以看到,萧峰虽然没有成为汉人,却最终得到了汉人的尊重,成为了民族英雄;虚竹没有如愿成为和尚,却习得绝世武功,并获得了名望、地位;段誉无法找到心中的神仙姐姐,但也收获到了自己的爱情;慕容博和萧远山没能复国和复仇,却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大彻大悟……虽然他们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他们同时也得到了另一种实现。
正确地面对自己的追求吧,学会给自己的心灵松绑,充实的人生应该在于追求理想的过程,不必太在意结果。在这些看似没有结果或者没有结局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收获良多。
第二篇:天龙八部读后感2000字
天龙八部读后感
黄唯懿
看过《天龙八部》的人除了对此书大开大阖,气象万千的气势所震撼之外,或许多多少少都有个疑问,那就是书名与内容似乎联系不大或者是根本找不到丁点的联系。为此我们先对“天龙八部”这个书名做点浅薄的解剖和分析。所谓天龙八部,指代的是佛家的八种道神怪物。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罗迦。以这个解释来看,金庸最初是想借这种神道怪物来象征世间的八种人。可惜我们找不到,抑或着是限于水平的缘故吧!不过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找出了,只听有人说过金庸在执笔的过程中渐渐笔不由心,脱离了原来预想的方向完成一部意料之外的《天龙八部》,这种说法倒也不失合理其令人信服。还有一种说法说此书重在写一个佛教国家,即大理国,听来着实可笑。试想整部小说中写大理国的篇幅仅占三分之一而已,甚至略有不足,更没有着重写大理佛教何等昌盛,佛学何等发达。总而言之,书名与内容的联系仅在全书主旨的一个侧面才略有表现,而主旨为何,且听下文分解。
金庸在写《天龙八部》的时候,也正是他对佛学研究最痴迷的时期。而《天龙八部》整部书对佛学推崇的境地也相当之高。书中三个主角,乔峰、段誉、虚竹都与佛教有莫大的联系。乔峰虽非佛教徒,但师出少林高僧玄苦大师门下,也可说是少林弟子;段誉从一出场就是一个厌于学武,痴迷佛学的人,他出身大理皇家,乃是佛教徒的后人,众人皆知大理国乃是佛教国家,历代帝王多有出家为僧者,而段誉本人也对佛学颇有研究;虚竹本就是个和尚,一心只想安安稳稳地呆在少林寺吃斋念佛,终老一生。尽管后来命运安排,不得不回归红尘,还做了一群女人的首领,但心却始终是一个小沙弥的心。“天龙八部”这个书名与全书内容的联系也仅在此以强化对佛家的推崇之意。而这个意思,绝非金庸可以安排,而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要写八种神道怪物来暗指八种人却脱轨而成另外一本书,最后仅仅是为书中对佛学的推崇做了一点后人强加的点缀。任何文学作品,无论雅俗都在说人。《天龙八部》也不例外。人有正反两面,此书说人的正面有乔峰的大义凛然,段誉的嬉笑人间,虚竹的虔诚向善等等笔之不尽,也是读者熟得不能再熟的了。而要说人的反面,却是此书一大亮点。尤其是正面人物的另一面,写得更加透彻,更加有震撼力。譬如武林敬仰的少林方丈竟会有私生子,而且其妻竟然是“四大恶人”之意的叶二娘;武林前辈慕容博竟然是个唆使谗言,阴谋无比的小人…… 这是对人性的深刻的挖掘,也是金庸对自己创作中人性两面的一大发展。双面人性的丰富的白描也点明了本书的主旨。
《天龙八部》在结构上采取了写完某一个人之后,再写另一个人,而又前后交错,将不同的人联结起来的一种独特结构。这种结构,《水浒传》用过。《水浒传》每一段更有可观之处,整体结构新鲜。小说以段誉上无量山游山玩水,观看无量宫东西两宗比剑开始,一路发展下去直到与乔峰偶遇乡间酒楼,引出乔峰到后来观战珍珑棋局引出虚竹,段誉可谓是一路的引路人啊。《水浒传》中最先出场的王进(不是梁山好汉之一)引出史进,史进又引出李忠等人,后又引出鲁智深,鲁智深引出林冲,一路发展,正式《天龙八部》结构的前辈。
《天龙八部》在结构上是成功的。分别讲述人物却不见散漫,可谓整体与局部结合的一大亮点。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天龙八部也是绝对成功的。在这里但说下全书的灵魂人物乔峰。天龙八部》中乔峰的故事,是典型的悲剧。那样的悲剧,古今中外的小说中并不多见。乔峰从一个丐帮帮主突然跌落到胡狗的境地,之后重重的坎坷际遇纷至沓来,最后悲情自刎。一生之中,尽管有一个弱小却温柔的姑娘阿朱爱过她,最后却死在自己的手中,遗恨一生。乔峰临死之际所说的话完全表达了他的心情。“我乔峰是契丹人,今日却卖国帮助大宋,长于大宋却是契丹人,既不容与大宋,又不容与契丹,天地间竟无我乔峰容身之地。”这是一种怎样的悲苦!乔峰是悲壮的!
我们在读《天龙八部》的时候会奢望得到些什么呢?特别是在文学思想的层面上得到些散漫呢?事实上,很浅。不需要奢望得到很多,仅仅把它当作一部“武侠小说”来读足够了。“侠骨柔情,铁血丹心”这八个字就是我们读《天龙八部》得到的最多感想。
第三篇:天龙八部读后感
阅读札记之《天龙八部》
一
江湖上都说丐帮是第一大企业,其实我更倾向于少 ……此处隐藏1617个字……》的点评:《天龙八部》是千百个掀天巨浪,而读者就浮在汪洋大海的一叶扁舟上。一个巨浪打过来,可以令读者沉下数十百丈,再一个巨浪掀起,又可以将读者抬高数十百丈在看《天龙八部》的时候,全然身不由主,随着书中的人物、情节而起伏。金庸的作品,到了《天龙八部》,又是一个新的巅峰。
乔峰是这巨浪中的最大一个,有人认为他的出生就是一个错误。其实文中最无奈的是那当初追杀乔峰父母的大哥,因为对局势的判断失误,导致乔峰风起于江湖,视为父母报仇而将江湖变成了复仇的天地。错误可以被原谅,但是有的错误时永远不会被原谅,有的错误犯了一次就没有再犯第二次的机会,因为人生会因第一次错误而改变。乔峰,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英雄,也是一个错误的终结者。
第五篇:天龙八部读后感
《天龙八部》读后感
英雄之巅峰
萧峰乃金庸笔下英雄的巅峰。他义胆忠肝,不似郭靖呆板愚忠;他酒量过人,不似令狐冲醉气冲天;他情痴一个,不似杨过爱屋及乌;他生性豪爽,不似张无忌优柔寡断。
萧峰7岁习武,至而立之年,已功盖天下,举世无双。纵横华夏,放眼九州,无论中原、番邦,无论名门正派、歪门邪道,不必说前辈、同仁,大江南北无人能接一记降龙十八掌。惟一隐世高僧,亦被萧峰气概所折服。虽然后来段誉、虚竹功力一日千里,但最多和萧峰不相伯仲。段誉尽收鸠摩智内力,鸠摩智本萧峰手下败将,再加上一招六脉神剑,当能与萧峰并驾;虚竹身兼逍遥派三大高手200多年功力,但其资质太差,制服丁春秋尚且只是稍胜一筹,不管日后如何兼容并包,权当与萧峰平手。
而萧峰在聚贤庄和少林寺庙的两大战役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聚贤庄一战,以数闻名;少林寺一役,以质取胜。聚贤庄内,阿猫阿狗一拥而上,人多势众,就是伸着脖子让你萧峰砍,汝也要砍到手麻。更何况其中不乏好手,当世二流角色不在少数。然萧峰萧大英雄举重若轻,转陀螺般游刃有余。若非变故惊天,心存死念,定要杀个片甲不留,横尸遍野。真是犬豕何堪共虎斗,鱼虾空自与龙争。少林寺大战,更是上古以来未曾有过的海斗,群殴。看到这里,我心惊肉跳,血脉喷张。此战尤胜许褚裸衣斗马超、张颌大战张飞、吕布独挑刘关张三英、曹营六杰。萧峰以双掌对抗三名当世绝顶高手:与之齐名的南慕容、重创少林方丈的庄聚贤、阴险毒辣的丁春秋。以一敌三,从容自若,酣畅淋漓,快哉快哉!西夏一品堂四大恶人,能抗衡萧峰否?从南海鳄神口中可知,段延庆绝非庄聚贤对手,其本人一丝取胜慕容复的机会也无,叶二娘及云中鹤就更难提与丁春秋过招了。四尚且不能胜三,如何胜一?大辽第一勇士阿曼达,身高十尺,肌肉横张,悍猛至极,令人胆颤,仍为萧峰所败。大雪山大轮寺大轮明王吐蕃国师鸠摩智自诩精通少林寺七十二绝技,力挫少林多为玄字辈高手,与萧峰数战,无不落荒而逃。
一招刚劲雄厚的降龙十八掌,令黑白两道无不闻风丧胆。
唯那一夜,青石桥头,美人香消玉殒,英雄痛不欲生。什么塞上牛羊,什么放马北国,一生所爱,心中所有,皆随那一掌,那一跃,在那一刻,那一幕,永不复返。美人是一张纸,不要用眼泪打湿,任凭时光流逝,只能绝望坚持。从此,每当佐酒的斜阳化作满天的繁星,其中最亮的那颗,总是让人想起 ——心痛的方向。如果多年以后,世界上还有“幸福”一词,我希望它是属于你的;如果多年以后,世界上还有“怀念”一词,我希望它是属于我的。这是对死去的阿朱最大的宽慰。然而,从此萧峰再也没用了幸福,只有怀念。
书生意气
段誉温文儒雅,一副书生模样,出口成章,填词续对,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可谓翩翩君子。他聪明过人,却为情所困,无以自拔。佛有言,人生七苦,其一便是求不得。想段誉几番舍生忘死,苦苦追随,也难赢得美人芳心。若非慕容复爱江山不爱美人,段誉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王语嫣的。他常空怀伤感,望月感慨:月出皎兮,美人撩兮,劳心悄兮。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然而,为美人东奔西走也并非徒劳无功。为了救钟灵,段誉偶入玉洞,目睹“神仙姐姐”芳容,诚心叩首,竟得绝世秘笈,练成“凌波微步”;又为夺木婉清,苦练北冥神功;吸人内力后一时无法化为己用,导致血气膨胀,却又因此学得六脉神剑。这三样奇功令其遇敌能战则战,逊之则化之,不得已亦可一走了之。练武者达此境界,亦可谓上天入地求不得了。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情人终成眷属,雨过天晴,枯井底,污泥处,海誓山盟。
无巧不成书
虚竹忠厚老实,仁慈虚怀,不做和尚甚是可惜!然其重情重义,危难之际,能挺身与兄弟并列,豪饮之后,大战一场,亦不失英雄本色。他救灵鹫宫于水火之中,扶少林寺于危难之间,一举手,一投足,皆流露出大侠风范。就任灵鹫宫宫主后,他没有纳梅竹兰菊等为妾以解相思之苦,可见和尚也是用情专一之人。有缘千里来相会,冰窖之中再度相逢,已是身怀六甲之身,美哉美哉!
荣辱成败,不由人算
少林寺武林大会,萧峰以一会三,风头占尽,降龙十八掌声震如雷;段誉以无形之剑,令南慕容狼狈不堪几欲寻死,六脉神剑迅猛如电;虚竹生擒丁春秋,逍遥派武功飘渺如雾。三战三捷,名扬四海;三雄傲立,天下何惧!
萧峰身世最惨,凄寒如冬:当其尚为一个婴孩时,母亡父走,成名后又被诬为契丹野种,遭人陷害,顷刻间盖世功名皆被遗忘为天下所唾弃;虚竹悲凉如秋:年幼遭弃,长于生父足下却一无所知,父母相认不久又双双以死谢天下;段誉凋零如春:多年的父宠母爱,无忧无虑,最终却成了母亲与人私通之子,父母双亡,几位阿姨也命丧黄泉。三人皆经历天上人间、人间天上之苦乐哀愁。所以说,逆境是人杰的摇篮,磨难是成功的良伴,挫折是天才的乳汁,悲痛是奏凯的琴键。不要惧怕独身穿越狭长黑暗的隧道,不要指望一双怜悯的手送来廉价的资助,靠天天塌,靠山山倒,唯有靠自己,才是王道。
慕容复机关算尽,却终究人算不如天算。其人沽名钓誉,野心勃勃,有王语嫣这本无字大书不知好好利用,却整天想着要笼络天下英雄为己所用。不达目的不罢休,不惜牺牲一切,
可谓凶残。向来忠心耿耿的包不同亦为其所杀,舅母及几位无辜少妇也惨死其手。天不助此人,甚幸!
鸠摩智凡心太重,求胜心太强,坏事做尽,最终却能在被段誉吸干能力后修成正果,鄙人不甚能懂。
萧远山、慕容博处心积虑,最终也不免血海深仇、王霸雄图尽归尘土,看破红尘,可喜可贺。
段延庆得知段誉乃其亲子,也豁然开朗,有子如此,夫复何求?
段正淳牡丹花下死,与旧爱共赴黄泉。
全贯清被剁为肉泥,罪有应得。
游坦之(庄聚贤)痴情一片却助纣为虐,可怜又可恨。
阿朱、阿紫一个命短、一个痴情,不免香消玉殒。
钟灵、木婉清、王语嫣三人原是同父异母的姐妹,而段誉又是另有所出,左拥右抱乎?人生如雾亦如电。
两国交锋,萧峰舍身取义,自刎以教单于折箭,百万大军脱征袍而英雄陨落。段誉、虚竹感慨伤怀却又回天无术。各得美人归。
慕容复空对大海,一片苍茫,复国遥遥无期??